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

家長的心聲

親愛的實踐國中家長您好,歡迎來此發表您的心聲與建議,讓我們共同為孩子、學校與家長們營造更好的環境。

4 則留言:

  1. 四年前的我,自己親手矇住自己的雙眼、耳朵。也因為自己的愚昧,相信了巧言令色的人,而傷害了彭會長及家長團隊。在此,深深的一鞠躬 表示歉意!現在,很高興會長不但原諒我,且相信我在學校的付出,更計畫許多未來要做的事、築的夢。希望,能藉由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圓夢!首先,希望有時間的家長,能多多到家長會辦聚聚,或認養值班時間,家長會辦需要有人輪值。您的一點點時間;就是十分的力量!家長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十分力量,去創造出無限的團結力量大喔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99.12.3實踐國中聽周美德老師演講「父母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」感想
    周老師ㄧ開始強調,青春期(國、高中)是人格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,由之前依賴父母,逐步轉變為大人。這時,他們的特徵有心性大變、神秘鬼祟、要脅離家、沉迷事務與盾入宗教等,當父母知道他們在青春期可能會有這些特徵會出現時,也比較能以正面態度面對,而不是ㄧ般以「叛逆期」統包,甚至不了解而造成親子間關係惡化。在父母這一方面,面對小孩在生理、心理的成長,在心情、心理上,也會有一些負面情況,例如挫折、不解、憤怒、擔憂、夫妻互堆責任、放棄等。
    那父母應該以哪些態度與青春期子女相處呢?應該以正面態度面對,了解這是小孩成長必經過程,要適應並接受小孩態度的轉變。以我女兒為例,以前很多事都會與我或太太分享,現在不是每件事都講。周老師說,這是因為小孩漸漸希望有自己的隱私,甚至寧願講給同學聽,而不願意在家說。此時父母就是在旁邊陪著她,千萬不要有打破沙鍋、苦苦糾纏的舉動。而當子女越來越大時,父母也要自我調適,要克服對子女依賴、忌妒與佔有之心,小孩會隨著成長,把生活重心移向同學、朋友與工作,父母要找回自己的興趣與生活方式。
    周老師以100分作比喻,小時候,小孩與父母彼此之間是100比100(即父母把所有焦點放在小孩身上,小孩也把父母當作生活的全部),但隨著他們的成長,假日時,小孩不再跟父母出去了,反而自己要與同學出遊等等(父母在子女心中變為70了),此時,父母要給予適當空間,但也要自己找回生活空間,例如與朋友去爬山、運動(也將小孩在心中比重降為70)等。否則,子女一回家就對出去細節問個沒完沒了,也會造成子女反感。
    周老師另以倒開水做比喻,在倒開水時若水滿了又漏出來,要有兩個機制,一個是倒水的沒停止倒,一個是拿杯子的沒在水滿時移開。親子之間就像倒水,父母對子女要求(俗稱碎碎唸)即在倒水,而子女就是在接水。父母要知道何時該停,停不了時,子女就要知道何時該閃,否則,嚴重時,就會有如社會所報導子弒父事件發生。
    周老師也提醒參加家長,與子女討論事情,當氣氛不好時,不要有「我是爸爸,我說的算!」、「房子是我買的,聽我的!」(另一方面也表示,在理上面,大人講不過小孩了)的用語。否則,在小孩心中會埋下想離開家的潛意識。
    又一次聽完專家演講,充完電,也讓自己在與小孩相處時有更大的空間,家中的氛圍也更和諧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一個學期過了,回想這一學期所發生的一切,對孩子有說不出的歉意.孩子滿懷興奮的迎接新學校,新同學,老師.然而,卻是傷痕與挫折...
    對於一個所謂紀錄不良的孩子,是再給一次機會呢?還是校規處分,退學算了?我選擇再給一次機會,但是因為這再給一次機會,卻使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被班上不清楚實情的同學興起全班排擠,在無名中被惡意嗆聲,而整個過程最清楚的老師,卻沒有阻止.
    孩子告訴我:整個過程,學習到不要輕易的相信人,不理,不睬,不回應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式,而我則知道凡事不要太過熱心,太單純.家長不是都只是會找麻煩,期待能與老師ㄧ起把班上氣氛帶起來,家長們彼此能有一個好的連結,讓班上的孩子們能健康的相處與互動,塑立一個好的讀書風氣,一起度過國中的學期生活.此時此刻,心裡是沉重的.我還是很希望能為孩子們盡一份心力,畢竟孩子們在這個時期的成長是需要拉他們一把.在此,還是要感謝家長會一直鼓勵我的朋友們,認識你們真好.

    回覆刪除